在先進封裝車間里,業(yè)內(nèi)常把凸點比作芯片間的“微型橋梁”——直徑小到20微米(比頭發(fā)絲還細),卻要扛起每秒數(shù)十億次的信號傳輸重任。作為焊料廠家的研發(fā)工程師,今天就用“車間白話”聊聊先進封裝凸點制作的材料選擇、工藝門道和避坑指南。?
一、給“橋梁”選建材:凸點焊料怎么挑??
就像蓋橋要選鋼筋還是鋼索,凸點焊料也得按“承載需求”定材料。
1. 錫基焊料:性價比之王,90% 場景都用它?
SAC 系列(錫銀銅):我們車間最常用的“萬金油”。比如 SAC305(含3% 銀、0.5%銅)熔點217℃,焊點剪切強度能到45MPa,汽車芯片、手機處理器都愛用。但要注意,銀含量越高成本越貴,普通消費電子用SAC105(1%銀)就夠了。?
SnBi低溫焊料(錫鉍):熔點只有138℃,適合3D堆疊時“低溫焊接”——比如已經(jīng)焊好一層芯片,再疊第二層時用它,不會把下層焊點烤化。缺點是有點脆,摔一下容易裂,所以穿戴設(shè)備里會搭配柔性基板用。?
2. 銅基凸點:高頻高速場景的“硬核選擇”?
純銅柱加錫帽的組合,就像“鋼筋混凝土橋”。銅的導(dǎo)電性比錫好5倍,熔點高達1083℃,在5G基站芯片、GPU這類高頻(>10GHz)設(shè)備里,信號傳輸損耗能降30%。但銅容易氧化,我們會在表面鍍一層鎳金“防護衣”,過85℃/85% RH 測試1000小時都不生銹。?
3. 特殊場景的“貴價材料”?
金錫合金:熔點280℃,抗氧化能力極強,航天、軍工芯片用得多。但金價擺在那兒,一顆芯片光凸點材料成本就比錫基貴10倍,一般場景真用不起。?
金屬間化合物:比如銅錫反應(yīng)生成的Cu?Sn,熔點676℃,焊點強度是錫基的2倍。現(xiàn)在我們在Chiplet封裝里試產(chǎn),缺點是焊接時得精確控制溫度和壓力,差 3℃就可能“焊不牢”。?
二、“橋梁”質(zhì)量過關(guān)的硬指標:這些參數(shù)必須盯死?
做了封裝焊接材料,我總結(jié)出凸點合格的“三板斧”。
1. 電氣性能:信號不能“堵車”?
電阻得小:銅基凸點電阻<5mΩ,錫基< 10mΩ,不然高頻信號跑著跑著就 “減速” 了。?
接觸要穩(wěn):焊盤和凸點的接觸面積得占95%以上,空洞(氣泡)不能超 5%——就像橋基不能有空洞,不然容易塌。?
2. 機械強度:抗造才是王道?
剪切力測試:拿探針推凸點,至少要30MPa才合格(相當(dāng)于指甲蓋大小的面積能承受3公斤力)。我們車間用SAC305做的凸點,經(jīng)常能到45MPa。?
耐疲勞:-40℃到125℃反復(fù)冷熱沖擊1000次,焊點不能裂。汽車芯片要求更嚴,得扛2000次,這時候銅柱凸點的優(yōu)勢就顯出來了。?
3. 工藝適配性:機器“好干活”才量產(chǎn)快?
錫膏印刷時,觸變性要剛好:太稀了會“塌邊”(像攤爛的煎餅),太稠了印不飽滿。我們調(diào)試了上百次配方,把觸變指數(shù)定在3.5,印刷0.1mm間距的凸點也不橋連。?
焊料熔化后得“聽話”:潤濕性要好,能均勻鋪滿焊盤(鋪展面積≥80%)。秘訣是助焊劑,低鹵素配方(<500ppm)既能除氧化,又不會腐蝕芯片。?
三、凸點制作的3種工藝,各有各的“坑”?
1. 電鍍工藝:精度高但“嬌氣”?
適合做細間距(<50μm)凸點,比如手機芯片的0.3mm pitch。流程是先在焊盤上蓋層光刻膠,刻出凸點形狀,再用電鍍把焊料“填”進去。?
避坑點:電鍍液里的雜質(zhì)不能超過0.001%,上次車間不小心混進一點鐵,結(jié)果做出來的銅柱脆得像餅干,一掰就斷。?
設(shè)備要求:電鍍機的電流得穩(wěn),波動超過1%,凸點就會長歪(垂直度偏差 > 2°),后續(xù)焊接準橋連。
?
2. 印刷 - 回流工藝:量產(chǎn)快但細節(jié)多?
把錫膏用鋼網(wǎng)印到焊盤上,過回流爐一烤就成凸點,適合消費電子量產(chǎn)。?
鋼網(wǎng)是關(guān)鍵:電鑄鋼網(wǎng)的開孔內(nèi)壁要光滑(Ra<0.1μm),不然錫膏粘在上面,印出來的凸點就缺個角。我們試過激光切割鋼網(wǎng),效果差遠了,還是電鑄的靠譜。?
回流曲線別亂設(shè):SAC305得加熱到 240℃(熔點 + 20℃),但升溫不能太快(≤3℃/秒),不然助焊劑揮發(fā)太猛,焊點會冒泡。氮氣氛圍里焊(氧含量 < 50ppm),焊點亮得像鏡面,潤濕性直接提升30%。?
3. 固態(tài)焊接:新方向但門檻高?
不用把焊料熔化成液態(tài),靠金屬擴散形成焊點。我們在3D堆疊里試這個工藝:?
溫度控制要“摳”:銅錫反應(yīng)最佳溫度260℃,高3℃就會生成脆化相,低3℃又焊不牢。?
壓力得均勻:整個晶圓上的壓力差不能超過5%,不然有的地方焊緊了,有的地方還是松的。?
凸點雖小,卻是先進封裝的“咽喉要道”。選材料時別盲目追高端,手機芯片用 SAC305 就夠了;做工藝時多盯細節(jié)——鋼網(wǎng)精度差2μm、回流溫度差5℃,良率可能就掉20%。我們焊料廠家天天跟這些“小家伙” 打交道,最明白:靠譜的凸點,都是材料、設(shè)備、工藝磨出來的。
-
汽車電子
+關(guān)注
關(guān)注
3037文章
8327瀏覽量
170000 -
錫膏
+關(guān)注
關(guān)注
1文章
936瀏覽量
17416 -
助焊劑
+關(guān)注
關(guān)注
3文章
137瀏覽量
11579 -
chiplet
+關(guān)注
關(guān)注
6文章
456瀏覽量
12959 -
先進封裝
+關(guān)注
關(guān)注
2文章
469瀏覽量
600
發(fā)布評論請先 登錄
說說電子工程師最在意的那些事兒
招聘LED封裝工程師
招聘封裝工程師
招聘LED封裝工程師
電子工程師最在意的那些事
EMC工程師需要具備哪些技能?
硬件那些事兒——什么是硬件工程師?
倒裝芯片凸點制作方法

先進封裝中凸點技術(shù)的研究進展

晶圓微凸點技術(shù)在先進封裝中的應(yīng)用

晶圓上的‘凸’然驚喜:甲酸回流工藝大揭秘

評論